在移民顧問這個行業,景鴻移民顧問有限公司其「保證申請成功,否則原銀奉還」的企業理念,引伸出「言必信,行必果,視誠信為生命」的「信」字文化。始終把握「客戶至上」的服務方針,恪守「做事之前先做人」的承諾。
20年來「景鴻」企業一直以優質的服務和誠信在行業內居領先地位。作為公司董事長關景鴻博士除了是一位享譽國際的移民專家,更被委任為廣州市政協委員,並獲頒2005年世界傑出華人獎、2009亞太最具社會責任感華商領袖獎、美國哈姆斯頓大學榮譽博士……一系列獲得了國內外各界的認可,關景鴻博士打造了一個誠信的移民品牌企業形象。
關景鴻1978年從香港理工學院會計專業畢業,1980年移民加拿大。因為在香港打下了比較好的英文基礎,他很快適應當地的生活,先後在食品公司和紙品公司擔任財務總監和財務分析經理。工作的同時攻讀當地的會計資格課程。
1984年,中英談判確定了香港回歸的歷史進程,香港湧起一股移民潮。不少香港人移民加拿大後,在向關景鴻諮詢稅務和投資業務的同時,把同樣從香港移民到加拿大的他當成了無所不曉的全能顧問,在各種「疑難雜症」當中,以移民問題最多,如家庭團聚、財產轉移等。關景鴻形容自己當時「就像能專治疑難雜症的醫生」。為了協助這些朋友、客戶,關景鴻常常去加拿大移民部諮詢,加拿大移民官員的友善和耐心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時間長了,官員們建議關景鴻進修移民法,從而可以更全面的瞭解情況。那時的他覺得,移民顧問這個工作多元化、國際化、富挑戰性且可以幫助人,比從事十多年且極其平淡的會計工作要有意義得多。在這個簡單想法的驅動下,他在卡加利大學攻讀移民法。
1990年,關景鴻在自己所居住的加拿大第四大城市卡加利市創立了第一間景鴻移民顧問有限公司,開始全心全意做移民顧問。這是當地唯一一間由華人經營的移民顧問公司,在此之前,許多華人移民都只有找外國移民顧問公司。憑藉多年會計工作及在華人社會建立起來的良好人脈,他從零開始展開了移民顧問的生涯。雖然整個公司沒幾個員工,接電話跑腿都是一個人幹,但他具備其他公司所不具備的語言優勢:不僅精通粵語和英語,還能講家鄉開平的四邑話。關景鴻以良好的溝通,誠懇的態度,第一年下來,景鴻公司就賺取創業後的第一桶金。
1991年,關景鴻在加拿大的移民顧問公司已經成功運作一年,接辦的大多數都是申請家庭團聚的案子,業務量雖然算穩定,但獲利與第一手移民業務相比相差甚遠。這時,太太的一句話提醒了他:「要不就不做,要做就要到第一線的地方去,獲取第一手的移民業務。」在太太的鼓勵下,關景鴻決心回香港開拓業務。
隻身回到香港後,關景鴻發現這裏真是移民業務的熱土,量大、收費高,利潤比在加拿大高出多倍。但在寸金尺土的香港,由於財力有限,起步緩慢而艱辛,他與別人合租一間辦公室,帶著資料拜訪客人去介紹業務。這種方式避免了會客室不足,同時客戶覺得很貼心周到,給他開拓了不少新客源。「當時我的心情和我從會計師轉做移民顧問一樣,我堅信在接個案的時候保持謹慎,辦理個案時專業,對待客人時誠懇,並持之以恆,有好的心態、好的意識,就會有好的回報。」
第一年,在低成本運作的情況下,關景鴻一個月就接了30宗移民個案,一年400宗個案。就這樣,三年間他在香港停留一個月後又飛到加拿大停留一個月,而太太就管理加拿大的業務。1994年,他終於可以在香港租用自己獨立的寫字樓,業務的重點從加拿大轉移到了香港。
當時的移民顧問行業可謂魚龍混雜,有不少公司抱著能賺一筆是一筆的心態,急功近利,對客戶先行多種承諾,即使實現不了承諾,也扣下一筆費用,甚至帶著客戶的預交款項人間蒸發,這樣的行業狀況讓關景鴻甚為憂慮。他認為:移民業務能否成功,在接手之前就可以根據資料進行判斷,接不接案子及案子能否成功申請完全在於自己。專業加心態加自信,他不惜向香港有關監管部門寫下承諾書,更咬牙買下了香港亞洲電視臺推出的每月38,800港元30次的廣告套餐,首創在電視廣告上打出「保證申請成功否則原銀奉還」的承諾。這一措施給當時的香港移民顧問行業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也給整個行業樹立了正面誠信經營新形象,律己的行為規範了移民行業的職業操守,也掀起了移民顧問行業的革命。
不久後,美國的Berklee音樂學校校長訪港,到夜總會欣賞顧嘉煇博士的樂隊表演,覺得顧嘉煇博士甚有潛質,便向顧嘉煇博士說:「你的演奏很出色,我給你一些材料,讓你可以更有發揮吧!」顧嘉煇博士本以為那些材料只是一本書或者樂譜,後來收到的是一份音樂學校錄取書及一筆獎學金,顧嘉煇博士喜出望外,終有機會一圓留學海外的夢想。
他的好友,時任歌手的前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副主席(TVB)方逸華博士, 向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主席邵逸夫先生講述其難處,邵逸夫先生與顧嘉煇博士見面,了解大概情況後就安排旅費及一筆留學海外時家庭開支費用予顧嘉煇博士,讓顧嘉煇博士無後顧之憂,專心研習。
1967年無線電視啟播,顧嘉煇博士受邵逸夫及無線之邀為電視節目配樂,當時並未正式加入電視台。至1974年,無線監製王天林先生製作《啼笑姻緣》一劇,希望有一首粵語主題曲,請顧嘉煇博士作曲及代為找適合歌手。恰巧顧嘉煇博士正為歌手仙杜拉錄製英文歌,就與她商討嘗試用粵語演唱主題曲,《啼笑姻緣》「為怕哥你變咗心…… 」優美旋律面世,成為香港電視史上第一首粵語電視主題曲,創出先河。
顧嘉煇博士音樂事業從此邁向高峰,並正式加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線電視)任音樂總監,主管長壽金牌綜藝節目《歡樂今宵》之伴奏樂隊。
在亞洲電視臺上推出的廣告,讓當時能夠接收香港電視節目的珠江三角洲居民認識了「景鴻移民」以及「保證申請成功否則原銀奉還」的信心保證。從1991年到1995年,香港處於移民高峰期,景鴻移民公司也受到惠及,很快就站穩了腳跟,但是移民是一行特殊的行業,客人買了移民產品後不會重複購買,做一單生意等於少一單生意。而這一年的另一個重要事件也給關景鴻開拓內地市場提供了更堅實的信心——中、加兩國政府簽訂移民政策備忘錄,加拿大從此開放接納中國大陸移民。。
1994年,他將經營重點慢慢轉移到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內地的經濟騰飛,中國大陸一批先富起來的人對移民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些利好因素成就了關景鴻移民顧問事業的高峰時期。1995年到2000年,是中國內地技術移民最多的時期,景鴻公司平均每年辦理高達1500至2000宗的移民個案。
回想當時工作的繁忙情景,關景鴻歷歷在目:他每週六、日從香港趕到廣州,在大酒店租用一個會議室,給10個左右的家庭介紹加拿大的情況,當場就能簽下幾單個案,並收取預交費用。這些通過親朋戚友推介上門的客戶,對關景鴻充滿信任,回想當初,這點讓他至今仍然十分感動。從2000年以後,關景鴻移民顧問事業從發展期開始進入成熟期。2002年,景鴻移民顧問有限公司取得了中國內地發放的第一批移民仲介牌照。
另一方面,從1996年開始,香港的移民業務量急劇減少,從上一年的每個月平均100個案子,減少到平均20個左右。關景鴻就將經營重點逐漸轉移到珠江三角洲,廣州的員工也從開始的兩個人增加到50多個,業務範圍擴展到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等國家。
對於移民顧問行業,關景鴻一直有這樣的定義:「移民顧問只是一個仲介行業,對於前來諮詢和辦理業務的消費者,我們扮演的是一個家庭顧問、事業顧問、稅務顧問等多種角色,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實際上移民諮詢及相關手續的辦理只是我們公司業務中的小部分,幫助客戶適應新環境、解決移民後面對的一系列問題才是公司工作的重頭部分。」也因此,從景鴻公司成立以來,關景鴻堅信:「要讓客戶滿意,建立一個很好的服務意識和團隊,不單止是自己,要整個團隊都和自己、公司一致,這個一致不是一日半日,而是永遠。每一天的精神、禮貌和心態「持之以恆」很多人說的容易,但是每天重複去做,好多人未必能夠保持心態去做」。也因此,到今天景鴻公司都跟很多客戶都建立起了朋友般的良好關係,用關景鴻的一句話概述就是「永遠朋友,永遠服務」。
關景鴻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不要輸自己:「我在中國已經有15年的時間,對於我來說,在全國開分公司並不是難事,但是只在廣州、深圳、香港三地有分公司,回看這10多年時間,我絕對是保守派的,以實力來說,可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開設分公司,這不是難事,但是我會量力而為。
首先,這一行的生意不可能你做的多,但是來不及完成的時候像廠家接單,作不完就把單交給別的廠。這個工作是需要專業的、保密的。再加上評估,每一年政府給的配額是定量的。要做十倍生意,就要等十年。最重要是要看到你的生意性質,做工廠的接單子的時候,今天做不完可以交給別的廠貼牌生產。但是我們這一行保密和專業是很重要的,要做精做好,去維持服務品質,而不是去惡性競爭,在國內有很多企業喜歡價格競爭,帶著‘你做10塊我做8塊’的理念,做到最後市場不能做了。但是今天我有機會能樹立一個品牌,這個費用是合情合理的,我會給你一個很好的服務,從而去維持一個良好的運作。其實每一個行業都要很清晰地去定位。」
肯做,有時未必可以使人獲益,盲目的拼搏不是真正的搏,而是蠻幹。但是關景鴻很清晰的瞭解到,沒有人擁有二十五小時,能工作他會盡力去工作,但是卻不會盲目地給自己訂立超過能力的目標。這也許就是香港人特色——精明地去搏,創造最高的效益。
說起自己在移民顧問行業這20年的經歷,關景鴻有許多感慨。他強調,這一行的業務是沒有句號的。不能當成一個企業、一盤生意來做,而是要誠信、貴在歷久而彌堅,持之以恆地把它當成一個專業去做。做成一件移民案子只是開始,客戶移民成功以後,移民顧問會變成另一種全方位的顧問。景鴻公司提供的後續服務全是免費的,如果把移民顧問只當成一個生意來做,肯定做不下去。關景鴻堅持並以此延伸到產品誠信、服務誠信、公關誠信等,竭誠為我們的客戶服務,樹立客戶對景鴻的品牌誠信度,形成口碑傳播,建立景鴻全球性事業。
說到推動景鴻一路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關景鴻感言,在香港長大,在加拿大起步,在國內沒有任何背景和基礎下,完全是沿著事業發展每一步中所建立的信譽和積累的人脈關係發展到今天。「誠信」兩個字給他搭成了不斷向上發展壯大的階梯。除此以外,一個正確的心態也很重要。他說:「現在很多「海歸」之所以不成功,關鍵是不願意放下身段。自視太高,從而難以瞭解客戶的需求。比如許多海外回內地拓展業務的人,面對內地的客戶,不顧當地的語言習慣,講話當中不時夾雜著英文單詞,他自我感覺挺好,卻不知不覺中讓對方覺得反感。這樣如何能拉近彼此的距離呢?所以,性格往往決定成敗,有了好的技能,沒有好的性格,抱著高高在上的心態,是無法成功的。」
20年來,景鴻公司榮獲一系列殊榮:最具競爭力行業標桿品牌、華南地區移民機構傑出品牌、中國廣州最具誠信度企業、移民行業卓越貢獻獎、歐美澳移民品牌機構、廣東省十佳移民留學機構、最受消費者推崇獎、品牌仲介最具行業公信力獎、最受尊敬仲介機構獎等。20年的眾多成功個案,20年的真誠服務,20年的不斷創新……景鴻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了實實在在的誠信,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起違約事件,為公司按國際標準化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於怎麼評價自己事業上的成功,關景鴻說他現在還不算成功人士。因為他覺得人一旦覺得自己事業是成功的,那麼就會驕傲,自大,從而會止步不前,這對自身事業發展是不利的。他現在做的事情,在移民這個領域可以說居領先地位,但也不能說他自己就是很成功的。因為任何事情都沒有止境,做事情,量力而為,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做任何事都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做這個行業,甚至管理一個公司也是一樣。
關景鴻事業成功之餘,熱心支援社會公益事業。多年來熱心參與社會各項慈善公益活動:為四川地震「演藝界5・•12關愛行動」賑災、東南亞海嘯災民、心晴行動慈善活動、「關愛母親溫暖孤兒」名人明星慈善夜、獅子會大愛無疆界「母親水窖」工程、「川粵有情•首善行動」慈善晚會等,亦積極支援國家體育事業發展:贊助「2010南非世界盃預選賽」、「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開幕式」…… 其慈善行為獲頒「華人慈善貢獻」獎、「國際獅子會人道主義」獎等,面對殊榮,關景鴻謙虛地說:「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應該對社會負起責任。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面對那些缺衣少食、遭遇天災的難民,我們怎能不伸出援助之手呢?作為華人的一分子,為社會慈善事業做貢獻是義不容辭的,希望我們的點滴綿力能號召到更多的人投身於社會慈善事業,讓更多的弱勢同胞受惠,同時亦可以讓華人更團結。」
關景鴻以「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融入到企業文化管理裏,以良好規範的市場運營、引航移民行業市場……扛起以「誠信」服務客戶,以「誠信」傳播品牌,以「誠信」為發展基石,鑄成「景鴻移民」金漆招牌,讓每一步都閃耀著光耀,漫捲全球!
• 景鴻移民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
• 世界華商協會顧問
• 廣州市政協委員
• 中國廣東 (慈愛) 獅子會名譽會長
• 開平僑屬(廣東)海外聯誼會副會長
• 香港廣東社社團組會委員 名譽顧問
• 加拿大專業移民協會 (C.A.P.I.C)成員
• 加拿大魁北克省律政部委任公証監誓專員
• 加拿大阿爾伯達省律政部委任公証監誓專員
• 美國加州哈姆斯頓大學榮譽博士
• 榮獲第四屆世界傑出華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