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佛光山 弘法傳道 感化世人
星雲大師
• 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 佛光山開山宗長,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主持
• 世界佛教青年會榮譽會長

星雲大師弘揚佛法多年,又與佛教同道在臺灣高雄創辦「佛光山」,進行教育、醫療、社會福利工作,推展「人間佛教」理念。歷年來,佛光山廣泛佈施,大眾亦有更多認識佛教道理的機會。此外,星雲大師到海外各地弘法,足跡遍及兩岸四地、美加、南亞、歐洲等地。

星雲大師(釋星雲),1927年生,俗名李國深,原籍江蘇江都,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他1938年隨母至南京尋父,後於棲霞山寺禮志開上人披剃出家,隨即進入棲霞律學院修學佛法。
1941年,在棲霞山寺乞受具足大戒。1944年,在常州天寧寺參學。1945年,進入焦山佛學院就讀。1949年春,組織僧侶救護隊來到臺灣,此後定居臺灣。

創佛光山普渡眾生

經過多年的修行,星雲大師在1967年與同道購得高雄縣大樹鄉麻竹園二十餘甲山坡地作為建寺用地,於5月16日破土,定名為佛光山。壽山佛學院移址佛光山,更名為「東方佛教學院」。

星雲大師本著「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人間佛教」,並融古匯今,手訂規章制度,印行《佛光山清規手冊》,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里程碑。

大師撰文說過:「個人的獨處,沒有大眾相處的快樂,把快樂分享給別人,又可以從別人的快樂中增添自己的快樂。因此,一個人要獲得快樂,必須擴大小我,融自己於大我中,從大我中獲得快樂。同樣的,佛道在世間,佛道在大眾身上。想求得佛法,更須化私為公,化我為眾。唯有化私為公的生活,才是心安理得的生活;唯有化我為眾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生活。」(摘自《從小我的人間說到大我的人間》一文,載于 《星雲文集,人間佛教叢書》) 他主張把佛教帶進俗世,透過切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方式,為普世人類帶來心靈上的滿足。

佛光山除了提供僧侶、信眾潛修的地方外,也推行不少社會服務,使大眾感受到佛教的大愛精神。

佛光山年復一年地擴展服務,繼有醫院、安老院、育幼院、學校、出版社等等,成為一所甚具影響力的社會慈善機構。佛光山每年接待眾多信眾和旅客,成為大中華地區其中一個重要的佛教傳播基地。星雲大師的貢獻得到宗教界和社會的認同。1986年獲頒二等卿雲勳章與「功在党國」匾額乙面。後獲贈高雄市市鑰,成為高雄市榮譽市民。

弘法傳道促世界和平

大師出家七十餘年,除了在華人地區弘法外,也在境外進行宗教和慈善工作。他率領同道,陸續於全球創建200餘所道場如美國西來寺、澳洲南天寺、非洲南華寺等;並創辦16所佛教學院,21所美術館、26所圖書館、出版社、12所書局、50余所中華學校暨智光商工、普門中學、均頭、均一中小學、幼稚園等。

2006年,西來大學正式成為美國大學西區聯盟(WASC)會員,為美國首座由華人創辦並獲得該項榮譽之大學。

他又先後到歐洲梵蒂岡與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本篤十六世晤談,交換意見,備受矚目。又於2004年應聘擔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基督教、天主教、一貫道、道教、回教等領袖,共同出席「和平音樂祈福大會」,促進宗教交流,以行動發揮宗教淨化社會人心之功用。近年,于大陸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並捐建揚州鑒真圖書館、南京大學佛光樓,成立「揚州講壇」,期能促進兩岸和諧,帶動世界和平。

曾獲獎項:
1978年 榮獲美國洛杉磯東方大學榮譽哲學博士學位
1980年 榮任中國文化大學研究所所長
       榮獲臺北市話劇學會頒贈劇運貢獻獎
1981年 應聘為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1982年 榮獲華夏參等獎章
1986年 中國國民黨黨務顧問獲頒二等卿雲勳章
1988年 獲美國洛杉磯阿罕不拉市頒發榮譽市民證書及市鑰
1991年 創辦美國西來大學
1996年 創設南華管理學院(後經教育部審核升等為南華大學)
1997年 創立佛光衛星電視臺(已於2002年更名為人間衛視)
       榮獲加拿大1470AM中文電臺十大偉人之一
       榮獲中華民國內政及外交雙料壹等獎章
1995年 印度佛寶獎
2000年 泰國佛教最佳貢獻獎印度佛寶獎


國家公益獎:
2002年 十大傑出教育事業家獎
2005年 總統文化獎菩提獎
2006年 世界華文作家協會頒終身成就獎
       獲輔仁大學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2008年 獲國立中山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2009年 中華文化人物
2010年 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
獲聘為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暨客座教授
2013年 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24-2025